研究生选导师,真难
目次
一、炼就火眼金睛,洞悉导师类型
二、每日三省吾身,了解自身需求
三、观六路听八方,打探导师信息
四、万事皆已具备,着手联系导师
五、结语
俗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此言亦可推及“研究生怕选错导师”。
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其实比努力重要。根据无数师兄师姐总结过的惨痛教训,,在读研之初,只要选对了导师,研究生生涯便成功了一半。导师与研究生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当代著名学者刘跃进在《姜亮夫先生及其<楚辞>研究》中写到:“一个学者在其成长过程中,转益多师,方能学有所成。而能遇上一个好导师,往往又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无论你是推免、考研,还是最后去调剂,选择导师都是必须要重视的一件事。
每个导师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可能培养很多名学生,每个学生对他来说只是诸多学生之一,但是对你而言,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则是一段十分重要的人生经历。
而如何才能选择好研究生导师,避免踩坑呢?苗苗遍览群书,沉痛地反思自己与前人凄惨的教训,利用理论结合实践,最终精炼出了选择好研究生导师的如下三招。
一、炼就火眼金睛,洞悉导师类型
选择研究生导师的第一步,应当是了解所属院校导师的类型,是学术型OR行政?放养OR包办?品行好OR坏?研究生导师类型繁多,但大同小异,苗苗以下将从两个方面介绍研究生导师的类型。
(一)从研究性质划分
1.行政型
行政型的导师通常身兼院长、会长甚至校长等行政职务。因为职务的关系,在业内知名度较高,和很多相关单位都有接触,通常有合作关系,经常参加课题评审。但是这类导师由于身兼数职,项目很多,因此时间很紧张,很少亲自指导硕士研究生。大部分行政型导师在年轻时取得了不少科研成绩,但在担任行政职务后渐渐不再参与一线科研,也有少数行政型导师是凭借扶持上位,科研做得并不出色。因此仅从学术的角度来讲,选择这类导师往往难以获得手把手的指导,一些导师甚至直到学生毕业也叫不出学生名字。但也有两个不容忽视的优势:
第一,这类导师往往有不少人脉资源。如果导师愿意,可以调动博士师兄师姐甚至青年教师(通常是导师之前指导并毕业留校的博士)来指导你。如果你实力够强,能够得到导师认可,将来工作、读博甚至留校都可能借助导师的人脉。
第二,在课题参与、在校期间的补助补贴方面更有优势。例如行政型导师平时拉的课题往往比较多,如果你的科研能力尚可,就可能得到更多的参与课题的机会,相应地也可能得到更多补助。
2.学术型
这类导师有的年纪已过六旬,有的四十不到,但共同特点是专注于科研。他们是CLSCI高产作者排行榜上的常客,手上亦时常握有课题。这类导师日常工作繁忙,但对于学生的科研情况,往往抓得很紧,不但会认真修改学生的论文,还会时常带领学生共同完成课题,甚至会带着学生一块发文章。对于有学术追求,同时希望能够受到更多指导的同学,这类导师是很好的选择。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术能力强的导师就是带你走出“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的引路人。但是可能在别的方面可能就稍微弱势一些。例如并不是每一位学术型的导师都善于社交,这就导致其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资源有限。
3.事业型
事业型的导师,理工科类的表现为在外接很多横向项目,对收入和研究转化看得比较重要。法学类则主要表现为当律师、开办培训班等。对于这类导师而言,教学和科研就只是例行任务,其事业才是主线,所以在培养学生时往往更容易显得“漫不经心”。当然也有的学生跟随事业型导师后,在导师的律所找到了工作。
4.综合型
总的来讲,导师的类型基本属于正态分布,纯行政型导师、学术型和事业型的导师只是占少数,其余大部是属于综合型的导师,这类导师有的偏向学术,有的偏向实务,有的偏向行政等等,但是由于不如前面两种导师这么界限分明,而人数比较多,处于这两者中间的,在学术上有一定成绩,同时也兼有一定的职务。这类导师不仅能够在学术上使你精进,其行政工作经历也能无形中影响你的沟通、办事能力。当然,国内法学界各个学科的学术大牛,往往是在个人的学术能力和学术组织能力两方面都做到了顶尖。
(二)从培养模式划分
1.漠不关心放养型
导师对学生实行放养,即不管不问的情况在法学领域是比较常见的。不论是哪一类的导师,都可能对研究生实行放养。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导师平均每届指导研究生4-6人(含学硕和法硕),一些政法院校的博导甚至可能出现每届指导10人以上的局面。
人数多了以后就有一个规模化培养的问题。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的数量增加,容易导致精力分散,导师对每个研究生不可能都关注到。加上法学作为社会科学专业,对于科研协作性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让学生参与课题,许多时候不如自己亲自操刀更有效率。这样一来,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几乎仅限于学位论文的指导。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导师缺乏指导能力和指导意愿。如果学生就具体的问题请教,绝大多数导师都会给出详尽的指导。所以自制力强、思想活跃、主动的法学研究生往往会在研究生阶段和导师交流更多,而那些“不懂事”“划水”的研究生而一般很难在研究生阶段与导师有很多接触。
放养型的导师并不一定就培养出差的学生。不少优秀研究生并没有和导师有太多接触,但他们本身思想非常活跃,在科研上也能独当一面,这种优秀绝对是货真价实的。
但从缺点来看,放养型的导师对学生关心不够很容易产生负效应,即个别学生或一批学生表现不是很好,影响到导师、学科甚至整个学校的品牌,这就是个人发展与集体品牌的关系。毕竟导师对学生的关注往往影响到学生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
2.事事亲为包办型
这类导师对所有的事情都不放心,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连细枝末节都不放过,研究生什么都不用操心,只需要按导师安排好的步骤去执行即可,这与比较懒的研究生是绝配。
这类导师往往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比较关心,给人的感觉很“nice”,往往也会给学生很多细致的指导,并带着他们一起做课题、写论文,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比较好。但有时会在一些问题上比较武断,例如强制要求假期在学校看书搞科研之类。
经历这种培养模式的研究生,由于所有的东西导师都由“包办”了,毕业肯定不用愁。不但“成果”不会缺,稍微勤快一点的研究生甚至还可以拿出相当可观的“成果”来。但是,由于缺乏独立性思考,其一旦离开了导师,在科研上的“后劲”往往比较欠缺。当然,对于那些本科学校相对欠佳、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选择一位包办型的导师有助于迅速补足基础。
3. 残忍剥削压榨型
这类导师在研究生看来有点“残忍”,他们对研究生所做的一切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剥削”。他们完全不关心研究生的培养,甚至根本就没有“培养”这个概念。在这类导师眼里,研究生只不过是剥削、压榨、利用的对象,而且是可以不付工资的那种。
这种导师对研究生非常苛刻,根本不管研究生的生死,即使逼得研究生跳楼也在所不惜。在这类导师中,有的导师虽有充足的课题经费、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但对学生的要求是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其他时间都是干活的时间,周末、节假日想都别想,对学生的苛刻程度几乎到了奴隶主的地步。
有的导师没有课题、没有经费,对学生的毕业课题不管不问,但却要求学生毕业必须先拿paper来,而且必须是导师为第一作者的paper。对于这类导师,大部分同学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4.事业上升奋斗型
这类研究生导师一般是入职四年内的助理教授或副教授,刚崭露头角或正蓄势待发,他们的共同点是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快速上升期之中。这类导师的学生一般不会很多,相比于大牛导师,此类导师的项目或经费都有些相形见绌。因此,这类导师正处于往上冲副教授OR正教授的黄金时期,需要文章,需要课题!所以,他们干起活来有时比996的创业老板狠多了,招进来干活的学生可以说是他的合伙人,你出力,他们出idea。
如果你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够强,那在这种组就大有裨益。他们会非常尽心尽力地教你。要是你学不会学不好,他们比你还着急。如果你抗压能力不够强,那你肯定受不了,因为这份爱可能会push得让你窒息。
但经受住了导师爱的考验,高压之下必有文章,毕业还是很容易的。
5.家财万贯大户型
这类导师在法学界常见于长江学者、十大中青年法学家,一般是各类有进取心的研究生们趋之若鹜的导师。他们的共同点是特不差钱,但是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
这些导师往往比较挑人,主要考察自制力、科研决心以及自学能力,一般师门内推免生超过一半,留给双非院校的本科生的名额极少。
这类导师已经有较成熟的培养体系和研究模式,进这种师门等于进大厂,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这种级别的大导有时不会自己亲自下场带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次数一年下来屈指可数。
当然,实际情况下,很多导师并不是上述分类中的单一类型,可能是两种甚至三种类型的综合体,但就像硬币的两个面,都有利有弊,大家在联系导师时务必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
二、每日三省吾身,了解自身需求
看清了导师的之后,在选导师之前,首先需要自己想清楚的几点:
第一,首先明确自己读研的目的是什么?是一直做学术,还是打算毕业后工作?
第二,自己希望研究生阶段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是勤奋苦学还是摸鱼划水?
第三,自己希望和导师是哪种关系?是合作伙伴,老板员工,还是陌生路人?
1.学术OR工作
如果自己读研的目的是做学术,那么导师的重要性应当放在第一位。如果你打算做学术,其实硕士去什么学校读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跟随一位在科研上有活力、能够带你读博,或者能够为你推荐博导的导师。这样一来,导师的研究方向乃至师承,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不想搞科研,或者说没有读博的打算,那就没有必要选择在科研上push的导师,这样你也难受,导师也难受。导师想的是出学术成果,你却想的是考公务员找工作,双方的利益点不一致,那问题就多了,你自己的前途和导师的期望不一致,这耽误你的发展,也耽误导师。
如果硕士毕业想工作,研究生学历相对比较容易找工作,且很多岗位的大门只向研究生敞开。学历是块敲门砖,越好的岗位要求越高,公务员(省部级及以上)招录考试,除共青团中央、外交部及一些相对艰苦及冷门岗位外,大多数职位本科生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参公事业单位亦是如此。
社会对于应届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大型私营企业也是非研究生不要,非985和211不要,任性的很。最简单的例子,企业研发类岗位基本上只招收研究生,地区及省级设计院(电气、建筑、水利、铁路等)如今只要研究生,而且基本要求双985且本硕专业一致。
一个研究生学历起码在找工作的时候拥有比本科生更多的选择,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若不是走学术路线,想锻炼工作能力,期间去实习,就选择事业型的导师;如果想潇洒过三年,拿个文凭,那就选择放养型的导师,但是要记住强扭的瓜不甜,不要逼迫自己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导师类型。
2.勤奋苦学OR摸鱼划水
读研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扩宽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人脉。学校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都是分开的,会针对层次提供不同的教育资源。
比如一些学校的博士论坛,可以将行业内的各种前沿领军人物聚在一起互相探讨问题。尤其对于那些考研到更好学校的同学来说,可以听到各种内容的讲座、接触专业领域内的大牛、获取更多良好的教育资源,而这其中许多以前是接触不到的。研究生同学都是经过考研筛选而聚集到一起的,水涨船高,对于人生交际、动力推进、相互影响各方面都有更加进一步的提升。
而当这些同学走上人生岗位,大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研究生同学关系便形成了一个丰富的人脉网络。
研究生期间,如果希望自己打好基础,刻苦学习,发文章乃至读博,那么首推奋斗型和大户型导师,反之若是希望能从心里感觉自由一些,不想主动学习,只是想摸鱼划水、导师包办一切的话,选择事事亲为型的导师较为合适。
3.紧密合作OR陌生路人
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实早在1921年,许多学者就已经对导师在其学生学习生涯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过辩论,历史上典型的师生关系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师生关系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曾经评论过,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一位擅长启发学生灵感的导师。
研究生的科研成长道路是否通顺,导师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如果自己期望合作型的关系,那么像事业上升期的导师是最合适的,你们的地位较为平等;而对导师无欲无求,只想佛性度日的,那选放养型的导师是比较合适的。
总而言之,知己知彼,才是学习的上上之策,既要清楚导师的情况,同时也要清楚自己研究生阶段的目标和需求。
三、观六路听八方,打探导师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导师的行政级别高不高很好看出来,在官网上看看他是不是院长,副院长,系主任就可以了;科研能力强不强也很好看出来,去图书馆/知网等资源库查看他近三年产出的文章数量和质量。但是人品好不好,对学生如何这个真的很难看出来了,需要用一定的方法。
(一)借助人脉,询问学长学姐
向跟去了该导师门下当研究生的学长学姐打听是最便捷的途径了。比如你想去A学校读研,你首先去学校官网,仔细阅读导师介绍,通过行政级别,科研能力,还有研究方向,选定3-4个你觉得还不错的导师。然后想办法联系去了这些导师门下的师兄师姐,问问他们,这个导师怎么样。如果没有可以直系的学长学姐,还可以让其他人帮忙联系导师课题组的同学。还也可以向自己的本科导师求助,进行询问。
如果有师兄师姐直接对你这个新人表达出了对导师的不满,除非这个师兄师姐素质极差,要不然这个导师绝对有问题。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师兄师姐都不会冒着风险和新人说导师的坏话。所以直接问不太好,不妨旁敲侧击,就问问还那些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有没有常回来看看导师的,跟导师和现在的师弟师妹们还有没有联系,大多数人品不好的导师,学生们毕业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拉黑导师。能保持联系的,常回来看看的,导师人品肯定不算差。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
(1)平时累不累?平时几点回宿舍?周六周日如何安排?法定节日假期如何安排的?
(2)好毕业不?半路上有退学的学生没有?
(3)学生出路都是哪里?是自个找的,还是导师找的?
(4)师生交流次数多不?
(5)老师的外号是什么?(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二)追溯过往,探寻导师“黑”历史
关注导师以前带学生的经历也是一个有效识别导师能力与人品的方法。重点观察这个导师的硕士是否正常毕业?博士是否正常毕业?如果一个导师的众多博士或硕士没有正常毕业,甚至文章还被压着不发,那么极有可能这个导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不会好到哪里去。相关的信息可以从法学院官网的学位论文答辩通知,以及知网的学位论文版块查找。
四、万事皆已具备,着手联系导师
联系导师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电话、邮件和面对面联系。
1.电话
这里所说的“电话”,指的是导师的办公电话。导师的私人电话,一般情况应尽量避免拨打。除个别院校外,导师的办公电话大都公开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报考院校的网站搜寻导师的相关信息。既然办公电话是公开的,那么学生在导师办公时间就可以拨打。电话联系的优点是费用少,效益高。比如通过与导师电话交谈,导师可能对学生的一些重要信息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电话联系的最大缺点是信息量少。显然,导师不可能与你长时间通话,另外学生的紧张会进一步缩小传达给导师的有用信息。比如,有的学生第一次与导师通电话,高度紧张,从而不知所云。
2.邮件
与电话相同,导师的邮箱一般也会公布在校园网上。邮件联系的优点是费用少,信息量大。比如学生可以通过邮件,向导师详细介绍自己,如研究兴趣、爱好、特长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导师可以对学生有比较全面的把握。邮件联系的最大缺点是缺乏直观性,留给导师的印象可能不够深刻。比如学生的个人形象、气质等信息。但是,邮件联系依然是实现学生与导师交流的较好途径。
3.面对面交流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直观、信息量大。借助它,学生和导师对彼此都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导师对学生表示赞许,则无疑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有些导师甚至会指定要某学生。
面对面交流的缺点在于成本大,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面对面交流的成本包括住宿费、交通费和时间成本等。有些学生所报考的院校距离甚远,因此是一笔不少的花费。更糟的情况是,有些学生由于见导师前准备不充分,加之紧张的情绪,可能会掩盖自己的优秀的一面,而将自己平时很小的缺点放大。比如,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过于害羞而不善表达等。
4.注意事项
(1)联系导师要及时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以防别人捷足先登,因为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被直接拒绝。
(2)发送邮件要礼貌
一般而言,建议用发邮件的方式和导师联系。打电话的方式虽然印象比较直观,但容易有紧张情绪影响自己和导师的沟通,此外由于时间关系也难以有深入、详细的交流,除此,也容易对导师造成打扰。建议先发封邮件给导师,写明从何处获得的导师联系方式、你的研究生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3)不要频繁地与导师联系。
过于频繁的联系既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也会让导师觉得反感,影响对你的判断。与导师的联系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每次联系的质量。适宜的、恰如其分的联系才是最佳巩固联系的方式。
(4)诚实守信
联系导师前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有诚信和责任,一旦导师表示接受,应当从一而终,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曾经某五院四系之一的保研学生,在联系本校的导师时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会读该导师的研究生,然而,过了几个月后,该生被北大录取,放了导师的鸽子,导师被气的直接在微博上挂了这个学生。所以联系导师,诚信负责最重要!
五、结语
上世纪初大家在读研究生的时候,都称导师为导师,很亲切。后来身边朋友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同学之间提到导师时亦有称“boss”,于是时下研究生在网络文化等等影响下也经常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老板”这个称呼有几重涵义,或爱称,或戏称,或怒称。但是,导师自己却不应该以老板自居。
导师地位建立在三个权威基础之上,学术权威、道德楷模和经济资助的争取者。导师在学术上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为学生争取到各种各样的资助,支持学生的研究,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确实建立起权威来。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导师和学生应该是互相探讨,互相促进的关系。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一些研究生导师的品行与学术能力都极不堪入目,前年便披露出种种骇人听闻的导师压迫事件: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不堪忍受导师的长期精神压迫和生活奴役而跳楼;西安交大在读研究生杨宝德也因女导师长期的精神奴役而溺亡在西安灞河中。更有甚者,像上海财经大学的钱逢胜屡次猥亵其研究生,斑斑劣迹,令人发指。
而在中国,这样的事件还有多少未曾披露出来呢?法律的管辖之下总会有阴影,有时候个人需要“私力救济”,需要重视自己研究生阶段导师的选择,认真规划,避免让自己踏入雷坑。
希望各位研究僧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导师,快乐过三年!
推荐阅读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本文责编 ✎ 无彦祖
本期编辑 ✎ Ben